目前分類:K-Pop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EXID_1420716797_af_org

2012年,我國三,正好是我最迷K-pop的時期

那一年,EXID出道了,開始了一趟「exceed in dreaming(超越夢想)」的旅程

當時我得知新沙洞老虎(知名K-pop作曲家)培植了一個新女團,衝著老虎哥寫下了太多膾炙人口的名曲(Roly Poly、Change等),我也開始關注了這個新團,也是我少數從debut stage(初登場)就有follow的團體

在2011~2012那段時間,有太多的新女團蜂湧而出,EXID也是其中之一

「不突出,但也不差」這是我對EXID的第一印象,而在那個女團大爆炸的時期,要能夠生存下來總要有些出人意表的東西

我看得出這是個實力很不錯的團,但少了些亮點,那些讓人能夠記起他們名字的亮點

然而,還來不及看到一個新團長出新芽,變故便發生了

其中三人退出了EXID,說是學業、說是生涯規劃...但其實大家都心照不宣,合約糾紛、公司壓榨,諸如此類的內容早已屢見不鮮

當時,我以為這個團就這樣毀了,畢竟對於一個發展三四年團而言,成員變動背後所帶來的流言蜚語就足以將一個團搞垮,更何況是個才出道兩個月的新團

但他們撐了下來,加入了兩位新成員率智跟慧潾,出了第二張作品「I Feel Good」

在故事接下去之前,我想插入一個故事,一個在這之前六年的故事

---

2006.3.31 一個小小的二重唱發行了她們的第一張作品

這團叫2NB,關於她們的故事很少很少,因為她們從來沒紅過

在排行榜上找不到她們的名字,在歌唱節目也是被拿來湊數的、無關緊要的小團

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團,縱使聽過,也不知道這兩人究竟叫什麼名字、什麼來歷,也從來不會關注她們,頂多就是電視轉到時聽一下打發時間

2NB換過幾次團員,剩下那人始終沒有離開,有時甚至單打獨鬥發行著那些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聽見的作品,在茫茫的藝人海當中載浮載沉

她看不見遠方是否有小島能讓他歇息,就連海平線都早已被久久不散的大霧掩蓋了

六年,她苦撐了六年,但最終還是黯然的離開了舞台。那年她已經24歲了,對於一個女藝人來說已經不算年輕了

她離開了2NB,應徵了幾間娛樂公司

「我訓練你個幾年,再讓你去舞台上熬幾年,你是打算幾歲成名?30歲嗎?」

「不好意思,我們公司裏頭只收16歲以下的練習生,你年紀太大了」

「都已經24歲了,想成名就該有具荷拉的外表,你為何不先照照鏡子?」

她忍受著那些冷嘲熱諷,一間間公司面試,哪怕得到的回答只是越來越尖酸刻薄

不年輕了,確實不年輕了,她的年紀比少女時代任何一人都還要大,而人家早在2008便大鳴大放

最後,一間公司收留了她,但不是做為藝人,而是負責訓練藝人的vocal instructor(主唱教練)

她用心將自己所擁有的能力毫無遺留的教給這些妹妹們,畢竟她們都還年輕,有的是時間與機會

而自己在偶像界當中已經是垂垂老矣,再歷經訓練、出道,重新走一趟那早已經歷六年的苦日子,或許到了30歲仍舊會一事無成

「算了,就這樣吧!能夠看著這些妹妹們成功也不是壞事。至少我沒完成的那份夢想,他們可以接手替我達成...」

命運在捉弄了她六年後,終於施捨了一個機會給她...她抓住了

她成為了那些妹妹們的團員,自己也從教練變成了隊長

她是我們的小隊率智

20150508122102_89842

---

故事說到這邊,理應有個開心的結局了,但事情卻不是那樣的順遂

「I Feel Good」推出後...沒什麼反應

「Every Night」發行後...成績更糟

以上全部都是2012年內發生的事情,接下來EXID便被冷凍了兩年

一般而言,新團大多一年會發行兩張作品,進行兩次的宣傳期,有些甚至可以到三次

大團的週期大約是一年到兩年,越紅的團通常越久

但如果一個新團被冷凍兩年,意思大概就是「你們沒有經濟價值了,等公司有閒錢再來處理你們,沒錢的話你們就當作解散吧!」

是的,原先的公司確實放棄了EXID,幸好在老虎哥的幫助下,讓他們轉入了新的公司繼續發展

2014.8,經過兩年的空白,我們熟悉的「Up & Down」出爐了

許多人因為這首歌而認識EXID,卻不知道這首歌的最初也跟之前的作品一樣不順利

EXID的名字仍舊在排行榜的末端的末端的末端,你翻上四五頁恐怕還找不到她們的名字

原先安排為期三個星期的宣傳期(已經相當短了),因為亞運會的關係被迫中止

兩年來的漂泊,那些迷惘、困惑、挫折,好不容易等待到了一根漂流木

她們抓著它,才驚覺是根早已被腐蝕殆盡的腐木,隨時都會沉沒

直到有一天,一個不可思議的傳奇開始了 

通常MV能得到千萬點擊數的團,在非競爭期當中都有獲得一位候補甚至一位的機會

...但你有看過一個排行榜不知道排到第幾頁去、前十名都太奢侈的無名小團,僅僅在一部「飯拍」當中得到千萬點擊數嗎?

這是EXID傳奇的起點,一次飯拍當中讓大家驚覺,竟然有這麼一個團體有著不輸那些一位大團的實力、卻被忽視數年沒有任何成績

網友們驚訝、讚嘆,在一次次轉貼當中漸漸讓這個沉寂許久的團體獲得他們應得的關注

2014.12.05

由於爆炸性增加的人氣以及大眾的鼓吹,EXID被強制召回音樂節目演出

這可是K-pop史上從未發生過的事情,堪稱奇蹟

此後他們連續拿下了六個一位,擠入了泱泱大團的行列

順帶一提,率智從2006/3/31出道到2015/1/8在M-Countdown獲得一位,一共歷經了3205天

率智為EXID的團名,下了最好的註解

2015.4 「Ah Yeah」發行,同樣拿下了五個一位的好成績

他們是一流的K-pop團了,無庸置疑

---

故事回到了我身上

2015.6 高三衝刺指考的最後一個月

半年的努力換來一張無法見人的學測成績單,就像是氣喘吁吁地跑完21km的半馬馬拉松,卻見終點線上貼著一張紙條,上頭寫著「你跑得太慢了,請把全馬的剩下21km跑完」

我天真的以為我可以憑藉著意志力將剩下的那一半走完,卻沒想到眼前的挑戰卻是更加艱辛

學測爆了作文,我開始每個星期寫至少10張的長短篇作文若干篇,指考前一個月更是天天寫上一長一短,不敢懈怠

學測爆了英文,我把複習週記、週計畫、歷屆北模、Ivy模考...所有能寫的模擬試題都買了起來,一天一回,不敢間斷

學測爆了數學,我不再逃避那些模擬考題上的難題,不再心存僥倖地想著「這不會考」,而是腳踏實地的將每一題錯的題目都確實弄懂,不敢逃避

看著同學一個個進了理想的學校,連自己的好朋友都早一步進了這輩子不知道是否能摸得到邊的台大,而自己還在書海當中載浮載沈,看不見自己的未來在哪

這樣的煎熬,我想沒有經歷過的人是很難體會的

考試前的三個星期,我生了一場有生以來最嚴重的感冒,接近40度的高燒連續一個星期不退,外加長期搬著大量書籍來往圖書館導致腰傷與背傷....

每一天吃著藥,症狀舒緩了,卻有更多副作用等著我...頭暈、四肢無力,我全身的力氣只剩下舉起手指翻頁,每一頁都像是啞鈴

有一天,我真的撐不下去了,把書丟在一旁,開始翻著那些以前曾看過的團,希望能舒緩一些壓力

這才驚覺,那個我曾經從出道就開始關注,卻歷經各式變動、始終默默無名的團,竟然浮上了排名的前端,發光發熱

是EXID

我腦海中浮出了「Whoz that girl」的旋律,浮出了「Every Night」的旋律...當我過著沒日沒夜的這一年當中,他們完成了他們的夢想

那個我曾經以為會在眾多女團海當中被淹沒的小團,如今已經是風靡各地的泱泱大團了

那一刻,我沒辦法忍住自己的淚水,只好躲進圖書館的廁所裡頭偷哭

我歷經一年的挫敗便已經不成人形,這些團員們所走過的荊棘又該是多麼令人難以忍受?

特別是率智姐,那個都不知道幾歲了還在堅持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夢想的傻大姐...

但她成功了

(或許只是首平淡無奇的歌,但搭上率智的經歷,是那樣的血淋淋又真實,卻也觸動人心...一個奮鬥九年的歌手,訴說著他成為歌手的理由)

「率智姐苦撐了九年才完成他的夢想,我不過付出一年的努力,憑什麼說自己累!」從那之後,每當我身心俱疲的想放棄,這些話就會不斷地出現在我腦海中

我聽著EXID跟那些書本奮戰,真的累了就看看舞台

最終我撐過了那最艱苦的時光,感冒在考試前痊癒了,各種腰傷背傷也都消失得無影無蹤,將這一年的努力在指考的兩天當中全部發揮出來

昨天,我拿到了我的成績單,上面的數字漂亮得難以置信

我的分數確定能進台大,或許還能幸運填上不錯的系

我向來不是最優秀的學生,讀的也只是一般的社區高中,卻獲得這樣甜美的成果

我有好多想感謝的人,我的家人、老師、朋友...還有在這場馬拉松在的最後1km推了我一把的EXID

如果率智姐知道,她的努力與奮鬥拉了遠在台灣的一個小粉絲一把,讓他能夠往自己的夢想踏出一大步,這愛哭的傻大姐大概又會不停掉眼淚吧!

(率智參加「蒙面歌王」比賽,獲得第一屆冠軍)

(韓飯做的率智出道九週年紀念影片。率智的奮鬥史,其實就貫穿了這整個「努力與超越夢想」的故事)

---

2015.7.18 EXID第一場海外showcase in Taiwan

10885394_864743936935086_7509678896228292291_n

拿到成績單那天,我很幸運的找到了一位親願意割愛他的票給我

EXID成為了我第一個買票入場的K-pop團

我想要親眼見證一個實現夢想的故事,以及跟將我從谷底拉出來的率智姐親口說一聲真摯的謝謝

表演固然是精彩的,我也度過了一個永遠無法忘記的美好夜晚,或許之後會再寫一篇關於showcase的感想

但現在我想要分享這部台灣首站在表演結束後準備的影片,裡面有一段話是這樣的:

「你們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件事:『神會幫助那些自己也很努力的人』

謝謝你們讓我們相信,只要擁有夢想以及堅持努力,我們一定也能辦得到的」

看到這段話的當下,我的眼淚潰堤了

我想到了自己一年來的努力,以及最後甜美的果實

我想到了EXID從沒沒無聞,變成如今家喻戶曉的人氣偶像

我想到了率智姐九年的奮鬥,終究證明了她是傑出的main vocal

一切都串起來了,一個關於努力與超越夢想的故事!

此時此刻,我們都exceed in our dreams!

제목-없음6

(我們都知道你愛哭,但我們也都知道那是因為你成功的背後背著更多的挫折與心酸)

누나(姐姐),Fighting!」活動的最後,我終於有了機會跟率智姐說了這句話

而她也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笑容,像這樣:

EXID-Solji 

catvv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(一)古典K-Pop

  究竟K-Pop這股風潮是從何時開始延燒?是從Wonder Girls的Nobody,還是Super Junior的Sorry Sorry,又或者是Girl's Generation的Gee...我想這都已經不可考。重要的是,目前K-Pop已經成為了一種音樂面上的趨勢,不只在亞洲熱門,也開始漸漸擴張版圖到歐美等地。其實我們可以從K-Pop最原始的出發點去探討K-Pop在發展上的整體過程。

  說到K-Pop,我們或許可以從最早的元祖團體來研究K-Pop的沿革。無論是神話、HOT、GOD、Fin.K.L、水晶男孩...這些始祖團體其實都是在同個世代下的產物。由於他們的風潮間接影響到現代K-Pop,卻又有段時代差距,我們先姑且稱之為「古典K-Pop」。古典K-Pop擁有著現在K-Pop的原型,常以團體形式蔚為風潮,其中的音樂風格也已經相當電子化、流行化,像是當時的電音教主李貞賢、饒舌團體DJ D.O.C,其實也隱隱約約了影響了後續華人音樂的發展。舉個例子,杜德偉的「脫掉」,原曲正是DJ D.O.C的「Run To You」;許慧欣的「孤單芭蕾」,原曲為李貞賢的「瘋了」。除此之外,鄭秀文更是翻唱了多首李貞賢的歌曲:「獨一無二」→「哇」、「眉飛色舞」→「換掉」、「天衣無縫」→「你」。

  不過這股元祖風潮,在一個時間點上就停止了,雖然沒有明確的界線,但我們大致可以知道是在2002年左右。之後一直到2007年,K-Pop圈呈現一種空窗期,這期間少有蔚為風潮的團體或個人出道,又或者是出道了卻沒有造成太大的轟動,例如Super Junior(2005)、Big Bang(2006)、Brown Eyed Girl(2006)。但這並不是這些團體本身的問題,而是當時整體環境並不利於藝人發展,因此當時呈現一種空洞的狀況。

 

catvv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本篇分三個章節探討T-ara進軍日本市場:

第一部分說明韓國團體前仆後繼的進軍日本的原因

第二部分講解少女時代與Kara兩個主要團體進軍日本的策略

第三部分則是分析T-ara進軍日本的情勢以及T-ara所擁有的優勢


(一)淺談日本市場

  感覺最近很韓國團體熱衷於攻打日本市場,畢竟日本是經濟強權,物價又高,雖然受到了近期一些天災影響,但整體而言,人民的消費力以及單一商品所能獲得的經濟效益,都比韓國本國還要高些。

  在韓國本地的好處是擁有地緣優勢,拓展速度極快,市場滲透率也高,競爭雖多卻只是讓市場的接受度更加提高,很快地達到累積名氣、賺進鈔票的目的...可是也因為最容易攻佔,所以飽和速度很快,這時勢必要另覓其他的市場。

  先不談美洲、歐洲等地,光光談亞洲就好!

  以中國大陸來說,由於人口極多,加上近期經濟發展良好,看起來是塊非常大的市場...請注意,是看起來非常大。我們從社會變遷的角度來看,器物層次的變遷速度永遠比制度、理念層次來得快,導致大陸方面雖然已經有不錯的消費能力,但對於智慧財產權部分的法治仍未落實,更別說在對岸的觀念上仍舊是能聽網上的就聽網上的,把跑去買專輯的人都當作是凱子,真正願意去掏錢買專輯的人佔的比例很少。

  這時候我們可以將鏡頭拉回來,雖然說大陸部分能夠攻佔的比例極少,但以整體上來看,那數量仍舊相當可觀。可是這又牽涉到一個問題:人民平均消費能力。買的人數量看似夠,但由於被分散了開來,大陸又那麼大,光是通路方面就是一個問題,假設中國土地比日本大十倍,日本一平方公里有一百間唱片行、一萬名消費者,中國只有十間唱片行,一千名消費者,縱使總銷售額不變,但在通路與交通部分所耗損的成本卻差異甚大,而且成本是呈正關係以倍率上升,而非純粹的成正比。再者,你認為大陸人平均能夠負擔的專輯價格能有多少?在他們無視智慧財產權的觀念底下,能夠賣出專輯就已經很難能可貴了,你又能要求說一張專輯賣多少錢?我舉個例子,大陸有個本土作家叫做韓寒,他寫的雜文批判時事、深獲廣大大陸人民喜愛,但縱使支持他的人多,但大部分都是到網路上找些盜版的來看,或許每本書的銷量都可以有上百萬本,但別忘了關注他博客(部落格)的人是以億來計算的。今天是韓寒運氣好,生在這個人口密度與數量都高居世界前幾的大國中,以比例來撐還不至於餓死......但如果在其他國家呢?就很難說了。

  扯遠了,我要說的是,韓寒雖然銷售量夠,但實際上他賺的錢並不見得比某些台灣作家多。為什麼?這就要牽涉到物價問題,台灣一本書可以賣250,但在大陸可能只能賣上30、40塊人民幣(這還是保守估計,我也很久沒去對岸旅遊了),假如你是個要進軍國際的商人,你是要選擇薄利多銷、犧牲自己的產品素質以量取勝,還是要去單一價格較高、以高姿態打進高級市場?

catvv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