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白色-詛咒的旋律」觀後感
雖然片名叫做白色,但內容很黑。那不是普通的黑,而是種世界上最陰暗、最骯髒、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顏色,我們沒辦法用眼睛去辨識,但這種黑卻又遍布在我們的生活四周。
我們俗稱它叫做人性。
對於喜歡K-Pop的人來說,整型、對嘴等爭議早已經麻痺了,反正我們心裡有底就夠了,外界怎麼說那是他們的自由。但如果是比較殘酷的現實面呢?公司凌虐?成員鬥爭?甚至是跟高層陪睡?這些永遠是喜愛K-POP的人心中永遠的痛,而且這個謎到現在還沒解開。
這類話題在國外都頗為禁忌,更遑論韓國當地?但「白色」很忠實的將這些現實面通通攤了開來,讓我不得不佩服這部片的製作組。我們都知道,許多比較大間的經濟公司,在韓國都是以連鎖大型企業的形式經營,甚至有獲得國家補助,我們所看到的一間經紀公司,後面可能有整串的媒體通路,甚至還聯結到一些我們想都沒想到的企業。在這樣的國家裏頭,披露這些,只能說他們很勇敢......。
這部片的恐怖場景很清淡,番茄醬用得相當省,屍體也都是全屍,沒有太驚悚的畫面。但我卻是越看越糾結,因為電影中刻劃了太多太真實的東西,對於喜愛K-Pop的人來說更是難受。恩靜在電影裡頭被成員們所排擠,成員每個人都勾心鬥角,雖然是同個團體,但卻像是仇人們針鋒相對,只為了獲得更好的機會。或許在外人看來沒甚麼,但對我們來說可不是這回事......我們所喜愛的團體,在鏡頭前是那麼的相親相愛,但關掉鏡頭後呢......?
電影裡頭也呈現了團體不紅的辛酸。K-Pop的圈子競爭很激烈,能夠出道的藝人都有很強的實力,但許許多多的團體卻常在茫茫鎂光燈海下被埋沒,從練習生時期每天不見天日、不知何時可以出道的訓練,又到出道後不知團體能不能紅、會不會紅的擔憂,將青春投資在裏頭,所承擔的風險不小,許多K-Pop藝人為了追尋這樣的夢想,放棄了家庭、放棄了課業,一埋首就是五六年光陰飛逝,假使出道後紅不起來,當他們回首時,機會還剩多少?我覺得這也是我們該省思的問題,我們所喜愛的團體,在耀眼的光芒下究竟吃了多少苦頭?別忘了,一個團體如果在排行榜上提升一個名次,就代表有另外一個團體掉了下來,每個星期每個星期,都是用這種方式進行永無盡頭的廝殺。當我們喜愛的團體爬上了首位,這同時也代表有許許多多的團體黯淡了下來
講具體些就是踩著別人的屍體往上爬。
再來,電影裏頭公司的慘無人道,將旗下藝人當成畜生般的壓榨,也確切的反映出了K-Pop的問題。公司為何要花那麼多的時間與金錢,投資在這些練習生身上?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他們能站上舞台,然後好好的大賺一筆嗎?其實人都是自私的,只有程度上的差異罷了。每種獲利都需要投資,但不見得是金錢,也可能是時間,只是K-Pop兩者都投入了,而且投資得相當大膽。實際上,K-Pop藝人被壓榨得不成人形的消息時有所聞,SM在很早就被前神話成員爆料李秀滿壓榨藝人,後來也爆出很多SJ被李秀滿欺凌等。我在此不討論李秀滿的為人,畢竟事情真相如何,你我都不是當事人,也說不準,畢竟嚴師出高徒,SM的藝人素質都相當高是事實,李秀滿建立了龐大的SM帝國也是事實,這些都是他的成就,無庸置疑。
最後,也是我覺得最令我難受的,是陪睡這塊。恩靜在片中,原先是不願意去陪睡的,也因此招到成員們的冷嘲熱諷。後來為了調查詛咒的真相,也慘遭片中某個畜生的玷汙了......。老實說,我看到那一段時真的很難過,那短短幾分鐘,比甚麼噁爛的人形蜈蚣還讓人看不下去,我甚至覺得那部份比人形蜈蚣還噁心百倍,那畫面太黑暗、太現實,比任何血淋淋的場面還怵目驚心、還令人作噁欲吐。我前面提到了,這永遠是K-Pop迷心中的痛,我們只能時常聽聞這些傳聞,卻又找不到確切的證據,更不知道我們所喜愛的藝人是否也慘遭汙辱,只能夠站在個沒有路標的路口上,不知道該往哪走、該相信誰。整型這種話題,我們可以坦然接受,我們都懂她們在整型背後是為了甚麼,但陪睡呢?我不相信有甚麼理由能夠讓這個行為合理化,卻也因為如此我們才不知該往哪走。
整體來說,我覺得這部片很棒。取材相當的凶險,劇情也具有張力,故事後頭埋了兩層伏筆,夠懸疑、不至於一猜就中。深刻的刻畫出人性的險惡與醜陋,也完整呈現了K-Pop圈內黑暗的一面,著實比甚麼驚悚場景還令人不寒而慄。只是這部片不適合不了解K-Pop的人看,因為看完後可能會一輩子都不想碰K-Pop,就算日後接觸了,腦海裡的那塊陰影也會揮之不去......。